© 2021 Yidai Yilu All Right Reserved. 贝博体育官网入口_网址安全认证|平台真假查询教程|贝博官方 Website construction: China Enterprise Power 网站地图
来源:贝博体育官网平台 发布时间:2025-11-16 21:19:48
贝博体育官网网址:
2025中国(阳江·阳春)第二届工业母机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暨机床供需对接会在广东阳春举办
11月12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阳春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阳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阳春市机械工业协会承办的2025中国(阳江阳春)第二届工业母机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暨机床供需对接会在阳春市成功举办。工业与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原一级巡视员、国家工业母机创新研究院专家咨询委主任苗长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总经济师佘伟珍,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李琳,阳江市副市长郑伟珍、阳春市委书记李谦常等领导出席大会。来自全国工业母机产业链上下游及相关产业的行业代表共300余人参加大会。佘伟珍总经济师、郑伟珍副市长、李谦常书记分别为大会致辞。佘伟珍表示,机床是国之重器,工业母机是“工业心脏”。中国机械联将积极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推动落实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为抓手,着力推进以工业母机为代表的机械工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做好支撑服务。一是积极助力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标准、质量、人才等平台建设,围绕行业短板弱项协调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助力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推进装备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二是积极助力供需对接,充分的发挥会员服务、国际合作等平台的资源链接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对接、产需对接,加快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三是积极助力政策宣贯落实,通过专家智库平台、数据信息平台等,做好国家政策宣贯解读,跟踪实施成效,及时向相关政府部门反映行业企业未来的发展诉求和意见建议,促进行业自律,完善产业生态。会上,阳春市政府发布并解读了《阳春市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62028年)》,并与7个投资项目进行了签约。苗长兴主任围绕工业母机高水平发展的任务举措做主旨报告,详细的介绍了当前工业母机产业需要突破的关键瓶颈、重点任务和国家支持政策体系和推进举措,为行业企业了解产业动态趋势、把握发展重点提供了指导。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行业发展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杜智强、国家工业母机基金管理公司高级战略管理经理白欧、国家工业母机创新研究院行业研究部部长胡艳超、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赵晨阳,分别从“十五五”期间发展的新趋势展望、投资与金融支持、产业集群建设、关键技术应用等多重维度做主题报告,把握行业发展脉搏,探讨创新发展路径,分享产学研成果。阳春本地企业代表介绍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环境和心得体会。阳春市委副书记庄灏主持了致辞、行动方案发布、投资项目签约环节,李琳书记主持了会议的主旨报告、主题报告和企业发言环节。会议同期举办了机床供需对接会及展览展示,与会代表到工业母机展区和产业服务展区进行巡展,观看活动展板,调研了解阳春工业母机及装备制造业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本次大会是中国机械联合与阳春市人民政府第二次合作、共同主办的工业母机行业盛会,规模与规格较上一届有较大提升,不仅为工业母机行业搭建了开放有效的“政产学研用金”的交流合作平台,更是中国机械联积极作为,服务区域经济、服务重点产业发展的重要体现,在为阳春市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打造工业母机产业集聚区做好服务的同时,也积极助力全国工业母机补链强链延链,推动差异化的产业分工格局的构建。(行业发展部)
机器人迈向具身智能的产业新机遇——CRIC2025两岸智慧自动化与机器人交流会成功举办
2025年11月11日,2025两岸智慧自动化与机器人交流会于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CRIC)期间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交流会由两岸企业家峰会智能制造及装备产业合作推进小组指导,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与台湾智慧自动化与机器人协会共同主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兼机器人分会执行理事长宋晓刚、台湾智慧自动化与机器人协会理事长丝国一等两岸主要嘉宾出席活动并致辞,台湾智慧自动化与机器人协会秘书长陈文贞主持会议。2025两岸智慧自动化与机器人交流会合影宋晓刚秘书长在致辞中指出,两岸机器人产业保持长期合作,并各具优势。大陆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制造业门类及产业链,规模约120万亿元,正向着智能化、绿色化方向高质量发展。同时,台湾拥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芯片、半导体产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未来,大陆机器人应用市场与智能化场景方面拥有巨大潜力,具身智能将成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希望两岸企业携手合作,共享发展机遇,共促产业融合与升级。宋晓刚秘书长致辞丝国一理事长在致辞中回顾并肯定了两岸机器人领域长期交流合作所取得的积极成效,他表示,面对机器人技术向具身智能演进的新趋势,台湾业界愿与大陆同仁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把握产业新机遇。丝国一理事长致辞本次交流会紧扣“机器人迈向具身智能的产业新机遇”这一前沿主题,邀请了上银科技、派特纳(上海)、东元电机、节卡机器人、创博、上海触碰未来机器人等两岸知名企业的负责人及技术专家发表专题演讲。演讲内容涵盖了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趋势、机器人产业赋能新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前景、先进技术实践与生态合作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了具身智能技术为机器人产业带来的新变革与新机遇。现场演讲嘉宾在专题演讲后的问答讨论环节,两岸嘉宾就最新技术路径、未来市场应用、创新合作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而深入地交流,现场互动频繁,气氛融洽。与会嘉宾热烈讨论本次交流会有效促进了两岸机器人产业全方位的交流共享,助力进一步深化两岸机器人产业合作,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活动期间,台方嘉宾还前往上海开普勒、智元机器人、杭州宇树科技、杭州云深处等行业领军企业参观,深入了解大陆机器人、自动化产业及科技创新情况。中国机械联国际合作部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此次会议。(国际合作部)
11月14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播报了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的相关报道,徐念沙会长、宋晓刚秘书长接受采访。现将此报道转发如下。央视网消息:记者日前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获悉,“十四五”时期,我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实现“从小到大”的跨越。与“十四五”初期相比,如今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体系。谐波减速器是机器人的核心组件之一。这家位于江苏苏州的生产企业今年的产量实现了1倍左右的增长,达到50万台。这背后,是这家科技企业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这家位于安徽芜湖的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今年以来在传统机器人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的同时,高端机器人的产量也在快速提升。不仅是核心组件,如今,我国的机器人产业正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全面发力。在标准上,北京的这家研究所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作为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自2021年“十四五”初期成立以来已经发布了131项国家标准,同时在研的国家标准40余项。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称:“总体来看,我国机器人产业已形成覆盖上游关键零部件、中游整机制造、下游集成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体系。”机器人行业强化创新驱动避免行业内卷记者在采访中进一步了解到,在我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多位业内人士也呼吁,行业高质量发展应强化创新驱动,低价竞争。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的机器人企业不应过于集中在一两个行业赛道,也就是说有些细分行业还是有不少的商机,这样能更好地避免行业产生内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秘书长宋晓刚称:“我举一个例子,我们传统产业造纸行业机器人的应用,自主品牌的占有率不到1%,只有0.7%。要引导支持机器人企业拓展和拓深制造业、服务业的各个应用领域。”不仅是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要不断细分,未来大模型的应用至关重要,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AI+机器人”的融合。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称:“全球范围内来看,目前具身智能数据集是处于极度稀缺的一个环节,大概只有不到100万条。经过今年一年的努力,我们预计在年底能完成2000万条整机数据集的收集,成为应当说全球地区最多的一个数据集。”机器人产业加快国际合作出口稳步扩大今年以来,我国机器人行业通过多种渠道扩大国际合作,出口额保持快速增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信息显示,我国机器人行业出口额由2020年的3.9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1.5亿美元。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出口金额已经达到12.4亿美元,同比增长56%。记者注意到,国内机器人企业正通过多元化路径提升国际竞争力。宋晓刚称:“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国内企业通过并购国外企业、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或生产基地、构建海外营销网络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场和提升竞争力。”今年以来,商务部相关部门牵头组织了多场机器人产业国际合作活动。在今年6月举办的中日机器人产业合作对接会上,共吸引两百多家中外企业和投资机构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开展深度对接。11月17日,还将在深圳举办中欧机器人产业对接大会,进一步拓宽国际合作渠道,促进全球资源要素高效流动与互利共赢。
关于举办2025年机械工业国际标准组织数字化平台应用和国际标准编写实操培训班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标准化人才培养行动计划(2023-2035)》,加强机械工业标准化人才培养,以国际标准化人才赋能机械工业国际标准化工作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定于12月8日-9日在北京举办机械工业国际标准组织数字化平台应用和国际标准编写实操培训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标准工作部)
11月11日,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上海隆重举行。大会由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等单位承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徐念沙与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苏波,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上海市普陀区委书记胡广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一级巡视员李春江,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唐颂等领导共同出席大会并致辞。出席大会的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天然,中国工程院院士封锡盛,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张相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宋晓刚,副会长叶定达,党委常委、总工程师李燕霞,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翟金国,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韩大东,上海市普陀区副区长周如意等领导嘉宾。来自政府、行业协会、高校、科研院所、机构平台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1000余位行业同仁参加会议。大会现场高朋满座、精英云集,共襄机器人产业发展盛会。大会上午,徐念沙会长代表主办方作欢迎致辞。他指出,我国机器人行业发展具备四大优势:一是政策优势,国家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支持产业发展;二是市场优势,机器人作为机械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了快速发展,市场需求实现加速增长,应用领域持续拓展;三是环境场景优势,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并推动产业实现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机器人作为智能装备的典型代表,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对于实现强国目标的作用及意义愈发凸显;四是服务平台优势,行业协会深耕十余载,整合汇聚各方资源,着力构建机器人产业生态,合力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宋晓刚秘书长作题为《构建开放协同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的大会报告。报告全面梳理了“十四五”期间我国机器人产业在市场规模、产业链建设、技术突破与应用拓展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客观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并围绕“十五五”迈入智能机器人发展新时代,系统阐述了对构建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的深度思考与发展路径展望。叶定达副会长出席大会并为第十届“创客中国”智能机器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团队颁发证书。同时,大会签署了“推动机器人行业高质量发展共识”,启动了“机器人应用生态共建行动”和“机器人行业质量提升行动计划”,举行了上海普陀区具身智能高质量孵化器启动仪式,并发布一批标准和《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与未来图景白皮书》。专家学者围绕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发展热点分别作主旨报告,行业骨干企业家围绕“构建开放协同的智能机器人发展生态”的主题开展圆桌对话。大会下午,李燕霞总工程师作题为《“十五五”中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路》的报告。她强调,“十五五”时期是我国机器人产业向“质量引领”转型的关键阶段,必须以创新驱动突破瓶领,提升产业链韧性,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支撑制造强国建设。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六家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的单位代表,围绕机器人标准、检测认证等角度分别展开主题分享。大会同期,还召开了中国机器人企业家峰会、机器人精密减速器及关节主题大会、机器人赋能美好生活主题大会、机器人人才建设主题大会、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主题大会、移动复合机器人发展主题大会、特种具身智能机器人主题大会、2025两岸机器人及智慧自动化产业发展交流会、专家工作会等会议活动,参会代表赴发那科、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市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等参观调研。本次大会以“构建开放协同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为主题,旨在打造政策解读、趋势研判、前沿分析、技术交流、供需对接、生态共建于一体的机器人行业平台,共同谋划“十五五”时期机器人产业发展新蓝图,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汇聚力量。大会主论坛由中国机械联总工程师李燕霞和机器人分会副秘书长雷蕾分别主持,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大会。(机器人分会)
为深化长三角模具产业区域合作,推动跨区域资源整合,11月12日,浙江省模具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周根兴、秘书长徐胭脂率会员单位代表一行赴安徽省淮南市开展产业考察,此次考察旨在深化区域合作,推动产业协同发展。考察团一行先后参观了江淮模具产业园、开沃汽车(淮南)有限公司,实地了解淮南在模具产业及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规划布局。通过现场观摩与交流,考察团对淮南的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及投资环境给予了高度评价。考察结束后,由淮南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群主持召开座谈会,会上安徽淮南高新区投促局局长刘双喆系统介绍了高新区的投资环境与发展规划。他表示淮南正紧抓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着力打造以高端装备制造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并围绕土地、上下游产业需求、人才等关键领域出台专项政策。随后,与会人员还与当地九家有名的公司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会上,执行会长周根兴代表考察团发言,充分肯定淮南的产业基础与政策优势,提出可通过技术联合攻关、人才交流培养等模式深化浙淮合作。与会企业代表围绕供应链整合、市场拓展等议题建言献策,并就具体合作方向与高新区相关部门及当地企业代表进行交流。淮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志强,市政府党组成员、机关党组书记胡德春,淮南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李群,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张斌,市投资促进局局长盛筠,淮南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盛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四级调研员李军等领导出席本次会议。张志强市长对考察团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强调淮南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支持企业落地发展,推动双方合作迈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最后在与会领导的共同见证下,浙江省模具行业协会与淮南高新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投资促进局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协会秘书长徐胭脂与淮南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李群、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张斌、市投资促进局局长盛筠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产业协同、资源整合、项目推进等方面正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此次考察与签约,不仅为浙皖两地的产业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也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双方表示,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深化对接,共同开创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在国内模具行业发展布局的大背景中,粤港澳地区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促进我市模具企业与粤港澳大湾区模具界的交流与融合,增强两地模具界的产业互补性,帮助会员单位开拓视野与商机,上海市模具行业协会于2025年11月4至6日组织会员单位35人赴深圳开展考察交流活动。11月4日上午,上海市模具行业协会秘书长吴杰携部分会员代表参加了由深圳模具技术学会牵头的供需对接交流会,与柳州五菱新能源汽车主机厂现场开展精准对接,广东、浙江、辽宁等省市模协会员代表共同参与,会议围绕技术难点攻克、产品供需匹配等开展了深入的技术与产品对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高效打通产业供需“堵点”。下午协会组团单位参加了由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主办的“第十六届工模具产业链供需交流大会”,大会以“凝聚智慧协同创新”为主题,汇聚近400名工模具领域权威专家、企业代表、行业协会代表及主机厂代表,聚焦模具产业在人工智能、数智化转型、新能源汽车配套等新赛道下的升级路径,为产业链协同创新与升级注入新动能。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会长李海周、广东省模具工业协会秘书长王其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汪智勇博士先后发表致辞和贺词。会上分享了“博威智选生态平台赋能中国制造”、“制造业数智化转型与华为实践分享”、“智能化高端工业母机装备与系统研究与产业化”、“柳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及发展方向”、“模塑企业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与应用方向上的路径与实践”等主旨演讲。大会通过“供需对接+技术赋能”双轮驱动,不仅为工模具产业链搭建了高效协作平台,更精准聚焦产业“卡脖子”难题与数智化转型方向,推动上下游企业、产学研机构深度联动。11月5日,一行人来到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参观了“第26届DMP大湾区工博会”,18万平方米展览面积内,1200余家全球制造企业齐聚亮相,30场前沿论坛同步开启,展会聚焦数控机床、刀具、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塑胶及包装、模具制造、工业测量、3D打印、精密零件、压铸及铸造、精密零件加工、五金工具及材料等制造领域,覆盖智能制造全产业链,打通上下游合作,以磅礴气势奏响湾区工业创新强音。上海市模具行业协会秘书长吴杰代表协会出席展会开幕式。协会组团成员在党支部书记兼常务副秘书长侯小鸣的带领下走访了汉霸数控机电、特略数控机床、大同特殊钢、设备之家等会员单位及生态平台,交流学习行业先进技术成果。11月6日,协会组团单位赴中山市参观了广东汉邦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受到了公司华南大区销售总监李水生的热情接待。汉邦激光总部在上海,自2007年起深耕金属增材制造领域,实现从核心器件、软件、新材料、装备应用工艺一体化,掌握金属增材产业全链条的关键环节,为模具产业提供高品质、全方位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解决方案。公司拥有大量的应用技术及数据积累,现累计申请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相关技术专利和软件著作500余项,参与定制国家、行业标准30余项。公司还积极开拓包括中东、非洲、欧洲、美国、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在德国和越南设立全球子公司。在李总的带领下,大家分别参观了公司的展示厅及生产车间,李总还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增材思维提升模具价值应用分享》的主旨报告,突出了3D打印技术减少模具制造中订料等待钢材及编程时间、无需粗加工同时最大限度减少精加工和电火花加工、缩短热处理时间等缩短制模周期,降低加工成本的优势。为期三天的考察活动内容丰富且紧凑,搭建了上海与大湾区模具界的沟通桥梁,帮助上海模具界同仁直接汲取深圳同行的先进经验,更能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打破地域隔阂,加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融合,促进中国模具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成都机械、钣金行业协会携企业赴协会理事单位成都煜鼎特种加工技术有限公司开展供需对接交流
2025年11月11日下午,为响应协会理事单位成都煜鼎特种技术加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煜鼎公司”)钣金业务发展需求,成都市机械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卫东、副秘书长乔建峰,成都市钣金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苏清华,四川兰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永红及技术服务团队一行7人,赴煜鼎公司开展钣金需求业务专项交流与供需对接,煜鼎公司副总经理石宇、办公室主任刘英等热情接待并全程陪同交流。对接伊始,煜鼎公司副总经理石宇首先对郭秘书长、苏秘书长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煜鼎公司在特种技术加工领域的发展历、核心优势、产能规模、技术研发及主营业务布局和目前钣金业务布局及当前核心需求。他表示,当前钣金行业正朝着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升级,企业亟需通过产业链协同破解技术瓶颈、拓宽合作渠道,此次对接交流将为企业搭建了高效沟通的桥梁。四川兰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永红就企业发展史、钣金件加工的技术团队实力、设备加工能力进行了详细介绍。随后,双方就钣金加工工艺优化、技术创新应用、供应链资源匹配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探讨,四川兰泰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团队结合自身优势,针对煜鼎公司提出的钣金业务需求提出合作构想。现场交流氛围热烈,各方在技术互补、供需匹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为后续深度合作奠定了基础。郭卫东秘书长表示,协会始终致力于搭建产业链上下游沟通平台,此次对接既是落实“企业互访、资源共享”理念的具体行动,也为行业企业间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创造了契机,未来将持续优化供需对接机制,推动更多企业实现合作共赢。钣金协会苏清华副秘书长补充道,钣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企业间的深度协同,希望以此次对接交流为起点,促进更多技术、资源、订单的精准匹配。此次供需对接交流会,有效打破了企业间信息壁垒,实现了机械、钣金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精准对接。未来,成都市机械行业协会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常态化搭建产业交流合作平台,推动更多企业实现“抱团取暖、协同共赢”,为区域钣金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据液气密行业协会重点联系企业2025年1-9月统计:在汇总的12种液压产品中,有9种产品产量累计同比增长,占统计产品品种的66.7%,累计同比增长的产品中,齿轮泵、低速马达、液压附件以两位数增长;累计同比下降的产品中,柱塞泵以两位数下降。
近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浙江乌镇盛大启幕,全球互联网领域的前沿科技与创新成果在此集中亮相,成为制造业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转型方向的核心平台。为精准把握行业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助力会员企业突破转型瓶颈,嘉兴市模具行业协会组织人员前往博览会开展针对性观摩学习和行业交流。作为制造业的“工业之母”,模具行业的精度控制、生产效率与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当前,以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渗透制造业各环节,既为模具产业破解研发周期长、工艺优化难、运维成本高等传统痛点提供了新方案,也为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带来历史性机遇。而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正是观察和对接这些前沿技术应用的最佳窗口。在博览会现场,协会工作人员围绕模具产业生产经营核心需求,重点聚焦模型先锋展区、数智生态展区等与模具制造紧密相关的展区,进一步探索各类平台如何实现设备互联、数据驱动决策、生产流程优化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案例。“这次博览会让我们直观看到了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也更清晰地认识到模具企业在智能化转型中的短板与机遇。”嘉兴市模具行业协会工作人员在交流中表示,博览会展示的技术应用案例,为企业提供了可参考、可借鉴的现实样本,“我们此行的核心目标,就是把乌镇的数智经验带回去,转化为服务嘉兴模具行业的实际资源。”此次观摩交流,协会进一步明确了数字化转型对于提升模具行业核心竞争力和迈向价值链高端的关键作用。未来,协会将继续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积极引导和助力会员单位把握“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的发展机遇,推动模具企业与数字化服务商的有效对接,共同探索适合本地产业特点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为巩固和提升嘉兴模具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优势、服务区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5中国(阳江·阳春)第二届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机床供需对接会在广东阳春举办
机器人迈向具身智能的产业新机遇——CRIC2025两岸智慧自动化与机器人交流会成功举办
关于举办2025年机械工业国际标准组织数字化平台应用和国际标准编写实操培训班的通知
© 2021 Yidai Yilu All Right Reserved. 贝博体育官网入口_网址安全认证|平台真假查询教程|贝博官方 Website construction: China Enterprise Power 网站地图
© 2021 Yidai Yilu All Right Reserved. 贝博体育官网入口_网址安全认证|平台真假查询教程|贝博官方 Website construction: China Enterprise Power 网站地图